top of page

活動內容
活動內容可以各種需求來調整,歡迎聯絡我們

陀螺的歷史
中國的陀螺歷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的古代,這部分以朝代介紹陀螺與中國文化的關係。
陀螺的歷史和由來
發掘遺址皆屬於新石器時代,可見陀螺出現於人類文化中甚早。
關於陀螺在中國的記載,最早出現在後魏賈思勰所著的《齊民要述》當中,當時稱為「獨樂」。
在不同地方,陀螺有不同的名字:
-
400年前確定名稱為「陀螺」
-
閩南話:干樂
-
英文:Spinning Top
其中,陀螺競技是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流傳於黔南州荔波縣境內白褲瑤民族民間,中國不同地區的民眾都有自發性參與這種傳統體育競技。

社會文化價值
中國人的春節習俗中, 玩陀螺以驅邪祈福。
陀螺的旋轉被視為一種象徵,它的不停旋轉寓意著生生不息,帶來新的希望和活力。


中式陀螺的結構
早期:木質的,其形狀像個漏鬥上圓下尖樣的一個錐形體,在尖頭上安有一個小鋼珠。
現代:塑料或者鐵質的。
遊玩時可用繩子纏繞,用力抽繩,使其直立旋轉。
陀螺發展帶來的啟發
-
是一種用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
-
基於角動量守恆(Angular Momentum)的理論設計
-
由於轉子的角動量,陀螺儀一旦開始旋轉,就會有抗拒方向改變的趨向
參考 - 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科技─感測器原理介紹(一)
https://scitechvista.nat.gov.tw/Article/c000003/detail?ID=cc34fdfc-f925-403e-b79c-fe55d7684fba

陀螺儀

角動量守恆(Angular Momentum)是甚麼?
當沒有外力影響時,旋轉中的物體會一直保持它的旋轉速度和方向不變,就像溜冰選手縮起手臂時轉得更快一樣!
陀螺儀的應用

導航
安裝於飛機、船舶等交通工具和智能手提電話上面
防抖震
可以和手機上的相機搭配使用,提升拍照能力


遊戲的感應器
實現各種遊戲操作效果
擴增實境 (AR)
透過手機或電腦的處理能力,增加人們對現實中一些物體的瞭解

相關影片
